《歌手2025》第四期终于到来!相信许多观众与我一样,早已迫不及待地期待这次的补位歌手登场。在这场音乐盛宴中,卫兰作为香港知名的女歌手,凭借其出色的国民知名度,成功吸引了大量关注。每当《大哥》的旋律响起,似乎都能感受到那股经典音乐的力量。然而,直播的现场也不免暴露一些小瑕疵,特别是在高音部分,卫兰的声音稍显紧张,未能达到预期的稳健状态。尽管如此,第五名的成绩依然令人信服,希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,她能够调整状态,表现更加出色。

  与卫兰的稳重相比,范玮琪的表现则稍显令人失望。刚一开嗓,便显得声音飘忽不定,唱功时常跑调,仿佛进入了KTV的状态。也难怪有人戏称她为“唱片歌手”,她的现场表演无疑暴露了真实的唱功,最终也因此被淘汰,实在不能怪别人。

  其他参赛歌手的发挥整体稳定,选歌也都符合个人风格,唯独一位歌手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——那便是单依纯。她在《李白》这首歌的改编中,不仅带来了新意,还引发了热议,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

  《李白》作为李荣浩的经典之作,因其乡村摇滚风格,展现了对世俗的反叛与对自由的追求。尽管李荣浩本人曾透露对这首歌的创作并不满意,觉得它“简单俗气”,但这丝毫未影响这首歌成为金曲。可要想改编一首金曲,难度可想而知。然而,单依纯却不畏艰难,勇于尝试,为大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演绎。她与常石磊携手,将R&B律动、电子乐和实验性编曲融入其中,还增添了魔性十足的念白。

  初听时,“如何呢?又能怎?”这些词语让人觉得有些怪异,但反复听后,却不自觉地跟着哼唱了起来。更巧的是,正值高考期间,网友们幽默地调侃道:“列入高考禁曲!”显然,这种大胆创新的改编,必定会引发不同的声音。乐评人丁太升直言不讳,认为加上的念白部分“低俗又尴尬”,并批评其“堆砌了小圈子用语和粗鄙化的重复”,但单依纯的回应也许就在那几句歌词中——“如何呢?又能怎?”看似疯狂的言辞,实则充满反叛精神,与《李白》本身的内核不谋而合。

  相比之下,耳帝对单依纯的评价更符合大多数网友的心声。他表示,单依纯的版本极大地展现了自由与不受束缚的气质,也揭示了她作为音乐人的独特性格。而在创新的同时,单依纯也没有忽视技巧的展示,最后的高音更是令人印象深刻。

  正因为如此,单依纯的改编得到了光明日报的高度赞扬,称她用一首颠覆性的《李白》点燃了舞台。无疑,这位年轻的歌手,正在华语乐坛冉冉升起,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。

  回顾单依纯的音乐历程,不难发现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坚定。与很多人印象中学习音乐的孩子不同,单依纯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。父母在她8岁时离异,童年时她由爷爷奶奶抚养。正是母亲对音乐的热爱,激发了她的音乐梦想。尽管艺术培训费用不低,母亲也为她贷款供学,但单依纯从未让这些困难成为阻碍。她天赋异禀,年纪轻轻便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。

  2018年,单依纯有机会参加《我想和你唱》,与李健合唱《绒花》,获得了李健的赏识。两年后,她再次登上《中国好声音》的舞台,而李健正是其中一位导师。也许这正是命中注定的师徒情谊吧?看着单依纯迅速成长,李健毫不吝惜赞美,认为她注定会走红,并勉励她要脚踏实地。李健当时的眼光非常独到,早早预见了她的未来。

  单依纯并未因一时的荣耀而急于出道,18岁时,她选择继续学业,在浙江音乐学院完成了系统的音乐教育。她深知“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”道理,而这几年的积累,使得她的唱功得到了显著提升。站在《歌手2025》的舞台上,她的表现堪称惊艳。

  如今,单依纯23岁,正处在音乐道路的起点。虽然有人质疑她还没有推出一张广受好评的专辑,但她并不急于求成。未来,她还有足够的机会为观众带来更多更精彩的作品,而凭借她的实力,她必将成为华语乐坛的新一代领军人物。

  令人意外的是,这季《歌手2025》中,撑起华语乐坛大旗的歌手竟然是00后单依纯。这不仅让人感叹“长江后浪推前浪”的力量,更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音乐新星。与许多以偶像包袱为主的歌手不同,单依纯毫不做作,充满活力,她的真诚与接地气的形象,深深吸引了年轻观众。如今的她,必将引领一波粉丝热潮。